"> 学历和能力哪个更重要?

学历和能力哪个更重要?

浏览:533 作者: 来源: 时间:2023-10-17 分类:留学知识
一直以来,我们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一个问题的讨论:学历和能力,哪个更重要?正值毕业季,这个话题又被提上来讨论。为此,适应社会需要开设有诸如艺术设计、影视编导与制作、播音主持艺术、汽车维修检测等专业、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毕业学生就业率高的北大资源

一直以来,我们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一个问题的讨论:学历和能力,哪个更重要?正值毕业季,这个话题又被提上来讨论。为此,适应社会需要开设有诸如艺术设计、影视编导与制作、播音主持艺术、汽车维修检测等专业、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毕业学生就业率高的北大资源学院,专门在师生中组织过一次针对这一话题的讨论。
有人说学历重要,有人说能力重要,说法不一,各有各的理由。那么我们就看看哪一方占的人数多,哪一方的道理更能服人。
通常的说法是,能力更重要。不过,有人会反驳:没学历的话,哪个门让你进啊!
现在中国是提倡佛靠金装、人靠衣装的时代,于是,在职硕士、 MBA EMBA 等纷纷推出,企业老板、政界要人纷纷弃戎投笔或是从戎并兼笔,不断向“高学历”迈进。于是,整个社会也变得崇尚高学历,但这种崇尚不是真正的崇尚,而是虚假崇尚,因为很多论文是枪手代笔的,很多的学历都是李代桃僵来的。
我们看看重视学历是怎样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位置的?
倒退二十年,考上个大专,就很不错了,那也是大学生,只不过是专科生,因为那时,大学的录取率非常低。倒退十年,本科已不很希罕,如果提起学历,一般来说,硕士才会引人关注,如果是本科,那么“老本科”才会令人刮目相看,新本科的话也就相当于过去的专科。这里的“老”和“新”,指的是年头的远和近。
今天的人们重视学历,对于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又如何呢?
这十多年来,高校不断地扩招,给人们的直觉感受就是:大学越来越好考了。可是矛盾的是,中学生学习的内容却越来越深、越来越多了!这是不是应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呢?——贫富差距加大,难易程度加大。贫和富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人群中,难和易的不同,到是跨越了人生两个不同阶段:中学和大学。一般的逻辑顺序是——由易到难,这个却是由难到易。有人说,中学内容怎么也不会难过大学内容,一般理解是这样,但是如果学习的内容超过了学生的不同年龄段的认知水平,那不是难又是什么!中学的难,难在大量的知识、超越中学生认识发展阶段的一定难度的知识,如山般倾倒在中学生们的身上,于是,不堪重负的中学生们有的被打压得背驼、腰弯,瘦弱无力;有的被催逼得走投无路、精神出现问题或者厌学。可怜我们的中学生们,也可怜我们的大学教育,因为,中学生们很累,他们跑到大学阶段,已经对学习产生了厌烦情绪。考上了大学,不再被班主任们管得那么严,他们已经累得不想学了——混个毕业证,将来找个工作,挣钱吃饭就可以了。于是,我们的大学培养出来的多数只是拥有大学毕业证的大学生而已,而不是大学生人才;也就是说,多数是拥有大学学历的毕业生,而不是具有大学能力水平的毕业生。
也就是说,今天的人们重视学历的程度要大于重视能力的程度。
但是,这只能是大多数的情况,大多数人的观点,不能百分之百的代表社会现状。有个成语叫独辟蹊径,如果所学专业是社会所稀缺的、或是社会发展中所急需的,即使是大专生,也未必不会找到很好的岗位、获得优厚的薪资。
在大学生泛滥的今天,大专是大学生中的最后一档,但不管怎样,也是大学,也是十年求学路的一个终点,或者说是自己人生的一个高点。带着些许遗憾去到异地他乡求学,感受一下异地的风土人情,过一下离开家、离开父母的独立生活,成熟自身的情商,也是一个崭新的、新鲜的生活的起点。不过,走入大学学习,尤其是即将毕业时,大专生们就会思考一个问题:我能不能找到工作?能找到个什么工作?
可以说,好的大专专业毕业,比就业面较窄的冷门大学本科毕业还好找工作。一个例子:同事的老公是做 IT 的, JAVA 开发。前不入,跳槽到一家新公司,虽然只是大专毕业,但因有着项目开发的工作经验,带过开发团队,一去便是一万三千多的薪酬,未出两月,便被确定为项目开发负责人。
以上所述,在现实生活中,虽然你的学历不是很高,但是如果你找到适合自己的公司和岗位,未必你不能找到这个社会上属于你的位置。学历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有一技之长,哪怕是低学历,也未必找不到好的工作。学历重要,但不是没有它绝对就不行,也就是说学历不是很重要。
如果学历不是很重要,那么我们没有必要一定去上国家承认学历的高校,如果选择专业更为对口、专业开发更有优势、就业机制更加灵活的民办高校,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如今,高校扩招,生源减少,对于民办高校的冲击越来越大。要想在办学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那么除了办学的质量把控之外,重视就业,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以北大资源学院来说,其非常重视两个口:一个入口,一个出口。入口,当然也就是学校的生命线,生源;出口,即学生的就业。学生们为什么不愿报民办高校,就是因为民办高校的毕业证,社会不承认,不好找工作。但是,如果拿的是民办高校的毕业证,却能比公办高校毕业生找到更好的工作,无论是作为家长来说还是作为学生来说,大家不会不愿意到这样的学校报名学习。我们消费讲究性价比,那么求学是不是也可以考虑讲究性价比呢。在生活上,还是讲究实用的人多;在求学上,换个角度,我们也可以讲究一下性价比,上民办高校,学自己喜欢的专业,毕业后通过学校的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找到理想工作,这个性价比挺高。
随着近年来中国的发展,国内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可是,学生们不愿意上中技学校,而愿意考取大学。能考上大本的,不愿意上大专,哪怕是上一个冷门专业的大学本科,也不愿上热门专业的大学专科。能上公办高校的,不愿意上民办高校,因为“那是国家不承认学历的”。这就是我们这个社会浮夸的一面。试问:如果学历只是一纸文凭,它之下没有真材实学,这个学历又有什么意义呢?只要有能力,大专毕业照样可以身居要位、年收入六位数以上。

任何社会,虽然学历可以作为一块敲门砖,但是如果没有扎实的能力,进得门去,也无法久坐;而如果有能力,即使门不是很容易打开,但进得门去却可以安居。

当前页面由百度MIP提供加速,可能存在部分功能无法使用,如需访问原网页,请点击这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