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报记者粟裕8月28日北京报道】日前,中国薪酬网公布了一份2018年中国毕业生薪酬排行榜TOP200,这份榜单通过对39所985工程院校和112所211工程院校的2017届、2015届、2013届本科毕业生进行调研,发现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平均薪酬最高达9065元(人民币,下同),其次为北京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
清华大学毕业生薪酬最高 985、211高校优势明显
2017年QS发布了《全球大学毕业生就业力排名》,对全球毕业生进行评估,包括毕业生就职企业在全球的声誉、校友的成就、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度、企业与学生的联系度等,清华大学被评为全球前十、亚洲第一。
据统计,接受清华大学2017届毕业生15人以上的单位,主要分布在装备制造、能源、金融、建筑、信息通讯和互联网等重点企业。其中,华为、国家电网公司、腾讯签约清华大学毕业生数量位列前三。
就业竞争力明显、网络技术行业受青睐让清华大学毕业生薪酬在中国大学排行榜上位居第一,这也是清华大学连续多年都在大学生薪酬榜上夺冠。其次是北京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位,平均薪酬为9042元和9020元。
不仅如此,985、211高校与普通高校相比差距也十分明显。从排行榜的数据来看,前几名的知名大学大都在8000到9000区间,而排行榜的末尾则是200名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3394元,有些普通学院甚至更低。
一名来自江西某大学的毕业生王丹(化名)告诉《侨报》,自己在北京从事财务工作,刚进入公司月薪3000元,这让她难以接受,因为这样的工资水平和她老家相比基本一样,自己后来换了一份工作才涨到5000元。
记者多方了解到,北京985高校应届毕业生一般处于7000元到1万元的水平,由其他非重点大学来到北京就职的毕业生则大多数6000元左右。“非重点大学的毕业生进入名企的机会少,自然拿到高薪的几率也就少。”王丹这样认为。
中国传媒大学发布的就业报告显示,2017届毕业生年薪为5-10万的区间占到了55.10%,23.4%的毕业生年薪在10-15万区间,而北京联合大学应届毕业生平均月薪还不到4000。由此可见,在京985、211高校,不同学校由于专业和方向不同,待遇也有差别。
互联网行业需求旺盛 金融、投资薪资高
此外,报告还整理出了中国各大学专业毕业生薪酬水平排行榜的前二十位和中国各大学专业毕业生薪酬水平排行榜的后二十位。从统计数据来看,理工科类专业的薪酬水平较高,包括软件工程、材料物理、汽车类综合、应用化学、生物科学、电子信息工程、建筑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石油工程等。
根据智联招聘平台大数据,2018年夏季对人才的需求量最多的依然是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其次是房地产、建筑,教育、培训、计算机软件行业以及基金、证券和投资行业。
与上一季度相比,对人才需求量最大的前五个行业没有发生变化。受到金融环境的影响,基金、证券和投资行业的人才需求相比去年同期下降幅度最大,其次是贸易、进出口行业和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房地产行业凭借其在经济领域中的地位及行业自身的强流动性特征,依然保持庞大的人才需求体量。
智联招聘2018年夏季求职期在线数据显示,招聘薪酬水平排名前十的行业中,基金、证券、期货、投资行业以1万590元的平均月薪继续位列第一,绝对值相对上一季度有所上升。中介服务的薪酬水平及排名较上一季度有所上升,以9748元的平均月薪排名第二位,跨领域经营的平均薪酬绝对值和排名均有所上升,以9501元排名第三。虽然股票市场表现不佳,但根基深厚,行业薪资水平仍然比较高。
实现自我价值和赚钱哪个重要? 近五成选择个人发展
从智联招聘调研结果来看,应届毕业生选择“实现个人价值”的数量,达到了选择“挣钱”的近两倍。具体来看,有41.70%的应届毕业生认为,找工作时最看重的因素是“工作是我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部分”,分别有26.97%和23.19%的应届毕业生认为“工作必须符合我的兴趣,做人开心最重要”以及“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赚钱最重要”。
智联招聘市场部总监李强对《侨报》表示,这个数据也印证了随着新雇主经济的不断演进,劳动力市场在不断发生着新的变革,在越来越多的90后、95后眼中,一份好的工作不再是“钱多事少离家近”,而是能在职场上实现自我价值,并从事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工作。
另一方面,与2017年的调研数据相比,2018年应届毕业生的期望月薪相对有所提高,而实际签约月薪的分布情况基本保持一致。由此可以发现,虽然在生活成本、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的期望薪资水平也随之上涨,但实际签约的薪资水平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甚至在降低。
2018年应届毕业生的期望就业月薪主要集中在4000—4999元以及3000—3999元,而实际签约月薪主要集中在3000—3999元和2000—2999元,和期望值相比,实际签约月薪整体下降一档。
“在当前宏观经济相对复杂的大环境下,用人单位对于应届毕业生的签约薪资不会发生实质改变,毕业生对薪酬水平的期望需要保持相对理性。”李强表示。(完)